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高校在線教學新高峰

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高校在線教學新高峰

lulan 2025-04-01 百科 5 次瀏覽 0個評論

  “從2月4日至今3個多月的情況看,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有預案不亂、教師有準備不慌、學生有事做心安,有力保證了全國高校大局穩(wěn)定?!痹?月14日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了疫情期間高校在線教育情況。

  1775萬人參與在線學習

  疫情發(fā)生后,教育部第一時間研判形勢、果斷決策,于2月4日印發(fā)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決定在高校全面實施在線教學。

  “指導意見發(fā)布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焖夙憫凑铡巴Un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制定了一地一案、一校一策或一校多策的在線教學方案?!眳菐r說。

  吳巖介紹,疫情期間的高校在線教學實踐,可以用“三個全”來概括其特點。一是全區(qū)域,全國所有地區(qū)、所有高校紛紛采取行動開展在線教學。截至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名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課程,其中既包括理論課,也包括實驗課;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二是全覆蓋,開設課程覆蓋本科理、工、農、醫(yī)、經、管、法、文、史、哲、藝、教全部12個學科門類。三是全方位,課程類型包括公共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理論課、實驗課等多種類別,授課模式有直播課、錄播課、慕課、遠程指導等多種形態(tài)。

  “值得一提的是,還原真實場景的虛擬仿真實驗和居家運動、‘云’上健身的體育課也大大豐富、創(chuàng)新了在線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深受大家喜愛與歡迎。”吳巖說。

  吳巖表示,本次在線教學規(guī)模之大、范圍之廣、程度之深,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舉和全球范圍內的首次實驗,不僅成功應對了疫情帶來的停學、停教、停課危機,穩(wěn)住了武漢高校、穩(wěn)住了湖北高校、穩(wěn)住了全國高校,而且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在線教學的新高峰,探索了在線教學的新實踐,形成了在線教學的新范式,對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未來的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意義深遠。

  吳巖介紹,在高校應對危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出現了四大新變化:改變了教師的“教”,教師的教學信息化素養(yǎng)空前提高;改變了學生的“學”;改變了學校的“管”,學校依靠大數據收到了更加精準有效的管理成效;改變了教育的形態(tài),形成了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新的教育形態(tài)。

  “應該說這次在線教學最讓人興奮的是,海量調查數據顯示,大家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師生互動性的滿意度之高,甚至超過了面對面的傳統課堂教學。”吳巖說。

  “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實踐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經驗與成果?!眳菐r表示,在線教學要從“新鮮感”向“新常態(tài)”轉變,再也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疫情發(fā)生之前的教與學狀態(tài);要從滿堂灌的“單聲道”轉變?yōu)榛邮降摹半p聲道”;要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轉變?yōu)橹R、能力、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

  共克時艱,中國方案貢獻世界

  “在世界疫情仍然嚴峻的背景下,中國高等教育本著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精神,以開放姿態(tài)分享在線教學的中國經驗、中國成果,推出了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校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吳巖介紹。

  該平臺4月10日正式啟動。清華大學“學堂在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愛課程”是首批入選的國際平臺,前者4月20日上線,后者4月28日正式推出。首批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是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平臺,均為自主研發(fā)、自主運營。

  吳巖介紹,高校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秉持“質量、開放、共享、責任、愛”的理念,首批上線302門英文版課程,涵蓋醫(yī)學與疫情防控、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農業(yè)與生態(tài)、經濟與發(fā)展、藝術與設計、智能與虛擬仿真實驗、面向未來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等8個領域。

  “用最好的大學、最好的教師、最好的課程資源,服務世界數以億計的大學生和全球學習者,向全世界傳遞中國教育最有溫度、最有力量的愛,為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國貢獻,這體現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擔當和格局。”吳巖說。

  目前,這兩個國際平臺均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聯盟,為全球學習者提供遠程教育解決方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網主頁發(fā)布了上述平臺的專題報道,并將兩個平臺列為合作伙伴。

  中國高等教育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的“中國方案”,獲得了海外留學生的熱烈好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政策與能力建設部主任佩琪女士表示:“中國在線教學國際平臺不僅對中國有益,也對整個世界有益?!贝送猓瑏碜允澜缥宕笾薜膰H組織和各國專家也紛紛給予了正面評價。

  “推出高校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是我們?yōu)閲H高等教育競爭下的一招‘先手棋’。高校在線教學國際平臺不僅僅是提供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服務平臺,同時也是塑造中國形象、開展國際合作的交流平臺和重要窗口,可以有效提高中國高等教育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眳菐r說。

  從“新鮮感”向“新常態(tài)”轉變

  隨著高校陸續(xù)復課,下一步如何將此次大規(guī)模在線教育教學的生動實踐轉化為疫情結束后的教育教學改革舉措,從“新鮮感”向“新常態(tài)”轉變,推動高等教育質量革命向縱深發(fā)展,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高校在線教學新高峰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于歆杰開設的“電路原理課”是該校的精品課,備受學生喜愛。在5月14日的發(fā)布會上,這位“網紅教師”交流了自己的教學心得。

  “如何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質等效’,是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每一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師面對的必答題?!痹谟陟Ы芸磥?,只有在實時交互的場景下,教師才能做到及時準確地采集學生的學習成效數據,隨時調整教與學活動,實現高質量的教學,進而確保“實質等效”。

  比如,于歆杰教的“電路原理”課是一門專業(yè)核心課,有133名學生選修。為了在理工科“大容量”課堂中開展高質量交互,于歆杰進行了若干新的教學設計,簡稱“碎”“動”“減”。

  “‘碎’就是將原來的45分鐘一節(jié)課時間拆成20分鐘一段?!畡印褪潜仨毑捎帽刃@內課堂授課更豐富的交互式手段,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比如,每15分鐘做道題、時不時讓學生用彈幕回答思考題,鼓勵學生用投稿提問,將彈幕和投稿內容生成詞云等等。‘減’就是梳理出課堂內講授和課堂外自學的教學內容,使之互為補充。”于歆杰說,實踐表明,“碎”“動”“減”是行之有效的在線教學設計方法。

  于歆杰發(fā)現了在線教學一些顯著的優(yōu)點,比如,學生看課件會比以往坐在教室里更清晰,聽老師說話會更清楚,“相當于大家都坐在教室第一排”。如果交互設計得當,互動頻次甚至會比原來高,而且互動的質量會更好。

  在于歆杰看來,混合式教育教學會成為大勢所趨。當前這場教育教學的戰(zhàn)疫行動對很多師生而言,相當于一場混合式教學的“啟蒙運動”。此外,混合式教學的新場景會不斷涌現?,F在已經有不少教師以在線的方式,面對幾百人甚至幾千人能夠產生“教與學”和“學與學”之間高質量實時交互的生動案例,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

  發(fā)布會上,教育部高校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指委副主任、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副校長徐曉飛介紹了一項高校在線教學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教師對在線教學抱有信心,并愿意在疫情后繼續(xù)開展在線教學或混合式教學。

  徐曉飛介紹,今年3月初,教育部委托高校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指委等3個單位分別開展專題研究,對來自600余所高校的在線教學質量報告進行分析研究。調查發(fā)現,高校采用多樣化在線教學模式,體現出平臺工具、技術資源、模式方法等多要素疊加優(yōu)勢。根據不同地區(qū)特點,實行一地一案、一校一策、一校多策。教師們采用慕課與SPOC、錄播課、直播教學、線上答疑輔導等方式,運用多種在線教學平臺開展了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他特別提到,在線教學實踐使高校治理效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和極大提升。疫情防控期間的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對各高校而言都是前所未遇的特殊情況,對高校治理能力提出了考驗。調查顯示,許多學校成立在線教學領導組織,選用在線平臺,培訓教師在線教學技能,實施在線教學質量督導,基于大數據進行全過程教學質量監(jiān)控,保障了在線教學順利開展,為日后更好地開展在線教學積累了經驗。

  “今后,我們要抓住機遇、主動求變,充分運用疫情期間我們掀起的改變了教、改變了學、改變了管、改變了形態(tài)的‘學習革命’,扎實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革命’?!眳菐r說。(本報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 趙秀紅 王家源)

轉載請注明來自濟南富森木工刀具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標題:《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高校在線教學新高峰》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

驗證碼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5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Top